7月5日,市生态渔业体系专家、西南大学副教授刁晓明在长寿区水产站站长靳涛陪同下,到长寿区海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指导池塘生态循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基地建设。长寿区池塘生态循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重庆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由市水产总站、长寿区海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西南大学、长寿区水产站四方协同实施。该项目在长寿区海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龙镇尖山村养殖基地实施,项目主要内容是建设尾水综合治理设施,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试验示范,采集治理相关数据,评价治理效果,形成尾水治理专项技术操作规程。
在项目建设现场,刁晓明副教授详细了解了养殖场规模、养殖品种,仔细查看了项目尾水治理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分布情况。他指出,一是沉淀池作为尾水治理第一关,建议改原一次沉淀为三级沉淀,增加沉淀效果,一二级沉淀池建议底部适当硬化,便于今后污物清理;二是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安装生物浮床,种植相同的常绿水生植物和花卉植物,便于直观比较两池治理效果,同时增加观赏性;三是生物净化池安装生物毛刷,曝气池除安装曝气装置外,可投放适量生物球;四是为保证生物净化池水体光照和水体充足溶氧,浮床安装面积最好不超过面积20%,浮床花盆最好选用陶粒而不用泥土固定植物,池内不投放鱼种,防止鱼类活动搅动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