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石柱: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推动农户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0-09-27 09:49:37    作者:    来源:华龙网    点击:87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隆太良通讯员陈烛艺)“我今年发动了520个农户种植了1830亩辣椒,目前已收购鲜椒600余吨,椒农已创收约300万元。”昨(25)日,笔者了解到,在重庆石柱县三星乡成片的辣椒地里,帮助椒农采摘辣椒的岑建阁为打造辣椒这个“火红”产业在助农增收上呈现出的“红火”景象而欣喜不已。

选准适宜产业规模发展创新高

“我发展辣椒产业整整16年了,建立辣椒专业合作社已有15年。”谈到发展辣椒这个“火红”产业的心路历程时,三星乡石星村现年47岁的岑建阁如数家珍。

2004年,时任石星村村委会主任的岑建阁,在该村建起了全乡第一个辣椒示范片。在他与村干部的精心管护下,这个面积为50亩的辣椒示范片每亩收入达2000余元,其收入是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三倍。

岑建阁(中)在帮助椒农采摘辣椒。特约通讯员隆太良摄

尝到选准适宜产业带来的甜头后,2005年,岑建阁申请成立了辣椒专业合社。在打造300亩的县级示范片的同时,还带动村民散种了近400亩辣椒,走出了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为不遗余力发展好辣椒产业,在2011年,岑建阁毅然辞去了村委会的工作。依靠积累起丰富的种植经验,他深入实施辣椒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对辣椒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当年带动村民种植辣椒1600亩,在产业发展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由于岑建阁一直严格执行辣椒收购价格,坚持现场支付现金,坚持把辣椒收完收尽,确保了广大椒农的切身利益。2020年开春以来,在他的组织下,村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达到1830亩,创历史新高。

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走进岑建阁的辣椒专业合作社,在自动热风循环烘干生产线上,一粒粒饱满而火红的辣椒随着徐徐运转的输送带,源源不断进入了循环式的烘干机里。务工的村民有的在生产车间忙着烘制鲜辣椒,有的在包装车间对烘干后辣椒精心分拣、装袋、称重和打包,呈现出“火红”产业别样红的壮观景象。

岑建阁在车间堆放干制辣椒。特约通讯员隆太良摄

2011年以来,岑建阁以基地种植为依托,以干制加工为纽带,先后上马了两条自动热风循环烘干生产线,通过完善产业发展链,有效提升了辣椒的附加值,为当地椒农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带来了红利。

“一粒小小的鲜辣椒从传送带进去,到烘干后出来,大约要18个小时。干制辣椒因保存期长,不仅利于贮藏,更利于觅得市场商机。”据岑建阁介绍,他的辣椒专业合作社每年烘制鲜椒在1000吨左右,烘制出的干椒有200余吨。

由于岑建阁讲究诚信经营,烘制出的干辣椒色泽鲜艳、质量好,外地来此购买干制辣椒的客商络绎不绝,其产品远销重庆、成都、武汉等国内主要食辣城市。

精准帮扶带动共筑致富道路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岑建阁通过实施“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股权收益扶贫模式,在大力发展辣椒产业的同时,每年共为30个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3.6万元。

而在该专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为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更是开心不已。杨顺香是石星村的一个建卡贫困户,今年春季以来,她与老伴两人不辞劳苦种植了10亩辣椒。8月中旬辣椒上市以来,她又来到岑建阁的辣椒专业合作社务工。

“烘制辣椒的活比较轻松,我们一日三餐吃在这里,每天120元工资,在采收辣椒期间可务工3个月,总收入在1万元左右。”杨顺香介绍说。在该专业合作社,与杨顺香一样从事辣椒烘制工作的还有秦和平等4个贫困村民,他们为在这里务工3个月时间能挣到1万元由衷高兴。

岑建阁在辣椒烘干生产线上作业。特约通讯员隆太良摄

谈到岑建阁用真心扶真贫的事例,现年50余岁的杨顺香滔滔不绝。2019年春季春季,她与老伴计划种植7亩辣椒,但是在移栽辣椒苗时才发现育苗量不够。夫妻俩在一筹莫展时,岑建阁闻知情况后,便将自己育的辣椒苗免费送给他们4500余株。

笔者在走访时获悉,在2019年,岑建阁累计为村民免费送出10余万株辣椒苗,总价值近万元,解决了50多个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今年春耕春播以来,三星乡观音村的付守梅从县城回到村里发展辣椒产业,因开垦撂荒地缺乏启动资金,岑建阁为其借出10多万元后,帮助其种植了417亩辣椒,成功创建了的县级辣椒示范片。

今年4月下旬,在移栽辣椒苗期间,为帮助椒农抢抓季节,岑建阁急椒农所急、想椒农所想,安排三辆皮卡车,每天来来回回免费帮助村民运送辣椒苗,受到广大椒农的交口称赞。

“岑建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赢得了民心,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更坚守了初心。”三星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说,岑建阁致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筑起了一条“火红”产业奔小康的扶贫之路。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