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荣昌区石河村种植青菜头 串起三方受益“增收链”
发布时间:2021-03-04 09:46:17    作者:    来源:华龙网    点击:940

近日,透过晨曦深深浅浅的薄雾,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石河村500亩青菜头,绿油油、亮晶晶连成片,在梯田上铺展开来,微风中摇曳起丰收的波浪。

春早人勤,晨霭未散,70余把菜刀已在田间挥舞。伴随着清脆的咔嚓声,青菜头的叶子窸窸窣窣落了下来。村民们的欢笑声中,肥硕可人的青菜头变成了一颗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500亩的土地,能收获1500多吨青菜头,让石河村青菜头基地负责人彭思珍满心欢畅。“今年的市场价格比往年翻了一番,产值能达到200万元。”她叉着腰站在地头,欣喜地看着漫野翠绿。

去年9月,青菜头刚种下时,彭思珍心里直“打鼓”。长势到底好不好?能不能有收成?不到最后一刻全是未知数。带着疑虑,她在管理上狠下功夫。6个月的辛苦经营,终于换来了好收成。

收获的季节,又遇到了利好行情,只要运到市场上就会被抢购。可彭思珍并不想挣“快钱”,而是打算多挣钱。“农业不搞深加工,等于一场空。”彭思珍介绍,她早就开设了榨菜厂,计划着在附加值上努把力。

连日来,工人们正不间断将新鲜的青菜头,倒入两个近4米深的大型水泥池中。一层盐巴、一层青菜头,简单的一道工序就让附加值提升了至少20%。腌制好后,运到榨菜厂深加工,附加值又能提高30%左右。“经过加工,这500亩青菜头的产值能够提高近100万元。”彭思珍表示,只要懂管理、善经营,搞农业肯定有奔头。

等青菜头收完后,她打算将流转的土地全部种上玉米,一年能够挣两季。

“我们一起好好干,大家天天有钱赚。”彭思珍蹲在青菜头堆前,不断鼓励着在基地打工的村民们。“给我们再涨点儿工资嘛!”作为“工头”,石河村10社62岁村民邓振茵不住地砍着青菜头,还不忘为大家争取“福利”,引来阵阵欢声笑语。

这些在基地打工的70多位村民,平均年龄超过50岁。“我们年龄大了,打工没去处,谁曾想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邓振茵笑着算起了增收账。不管是种青菜头还是玉米,都需要人工,一年打工的时间至少6个月,每天按70元算,她一年的收入超过10000元。

“我们能不能自己种,搭伙卖到榨菜厂?”看到青菜头能挣钱,许多村民萌生了一起种的想法。“只要你们愿意干,我免费提供种子,按市场价收购。”彭思珍直截了当地说。她的榨菜厂每年的青菜头需求量16000吨,种植面积至少要达到8000亩。

“我再过两年就干不动了,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地不能撂荒,可不可以用土地入股?”村民唐兴友提出问题。已经78岁高龄的他,依然能够手脚麻利地干着“活路”。“我最希望大家以土地入股,既能缓解资金压力,也能让村民多挣钱。”唐兴友的想法与彭思珍一拍即合。

小小青菜头,让村民们有了增收致富的新盼头。

青菜头丰收悄然转变着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石河村党总支书记文晓航眉头舒展、眼中带笑。“磨破嘴、跑断腿,不如见成效。”他感慨道。

近年来,石河村依托项目资金,将村里1200亩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田块,平整成了高标准农田。起初,文晓航打算发动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农业产业,想的是搭建起业主、村集体、村民之间的良性利益联结机制。然而,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召开院坝会,他发现此举根本行不通。“村里能不能保证土地入股比土地流转挣得多?”村民们一语中的。

“既然不愿意入股,那就流转。”石河村依托村集体成立的农石(重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对这些农田进行集中流转。这就意味着,村里找不到业主,村民们可以继续种。如果找到了业主,大家主动流转出土地。

沃土好田根本不愁没业主,500亩青菜头基地很快建了起来。农石(重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50元的价格收取服务费用,协调帮助基地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今年,基地规模将拓展至1200亩,届时村集体就有了6万元的收益。

村民们有了参与主动性,文晓航和村干部们立即着手谋划扩大种植规模,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基地打工、合作种植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村民致富渠道。

石河村通过一颗青菜头串起了业主、村集体、村民之间的“增收链”,实现了三方受益,探索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