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丰都青龙乡:改造茶山换新颜 延长特色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1-11-04 09:41:45    作者:    来源: 华龙网    点击:548

(通讯员李达元)深秋时节,笔者来到青龙乡青天村境内的瓦屋山,只见满目苍翠、云遮雾绕。千亩茶园在山坡上画出一道道柔和的曲线,10多名茶农头戴草帽,正对茶树进行管护。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来荒芜的瓦屋山被我们打造成了今天的茶山,一片片嫩绿的茶叶换来一张张红彤彤的钞票,茶山就是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近日,青天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子诗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改造茶山旧貌换新颜

瓦屋山海拔1000米左右,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是种植茶树的理想之地。上世纪60年代初,青龙乡政府组织村民开垦山地,连片种植茶树,将此山打造成了茶山。

“那时候不通公路,加上缺乏制茶技术,村里的茶叶产业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后来土地实行包产到户,由于茶叶生产效益不好,村民们都不愿意承包茶山。”青天村党支部书记刘定甫说,再后来,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挣钱,偌大一片茶山无人管护,几近荒芜。

近年来,历任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对山上的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1200亩乡村旅游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其中示范园120亩。荒山披上绿装,茶山焕发出新的生机。“我家的土地被纳入建设茶园后,我自己又被返聘到茶园打工,每天务工费有60元,虽然不高,但干了就有报酬,还能照顾家庭。”青天村4组村民黄龙英说。

黄龙英只是在瓦屋山上茶园打工的村民中的一员。据刘定甫介绍,目前,在茶山从事茶树种植、管护的有60多人,他们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同时,我们还引进一家茶叶深加工企业,年产茶叶10.5吨,茶叶产品远销市内外,前景十分看好。”刘定甫说。

扩展空间延长产业链

“茶叶产业让青天村村民实现增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们工作队的重要任务。”王子诗说。

王子诗带领工作队与村干部团结协作,坚持以传统茶树种植为主线,聚焦发展特色茶产业、茶叶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以茶叶文化为主题的茶产业园,发展与茶叶种植、采摘等相关的乡村文旅产业,开发农家乐、农村田园综合体、旅游饭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文化产品,拓展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产业振兴。

每年春茶采摘季节,也是市民春游踏青之时,为了让市民“进得来、出得去”,青天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村现已建成“四好农村路”32.8公里、便民路12公里;各村社均已接入全乡集中供水管网,水质、水量等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村内还装有200千伏变压器2个,电网运行稳定,供电充足;围绕加强网络建设,现已实现4G网络信号全覆盖。

“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村里还新栽种青脆李513亩,并对现有60亩红心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护,为全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王子诗说。

装扮村落家园变花园

出门听鸟鸣,推窗闻花香,这本是对世外桃源的美好臆想,在如今的青天村龙井堡,也呈现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村民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

“龙井堡是我们村打造的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刘定甫说:“以前这个院子十分破旧,农户散养的畜禽随处排泄,特别是下雨天,到处都很脏,几乎迈不开脚。”

针对这一问题,青天村大力推进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通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最终改变了村民们影响乡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行动中,乡亲们依照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原则,大家义务劳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像城里的小洋房一样,有花园,有石阶步道,还有小型广场,大家都感觉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龙井堡村民刘晓媛说。

笔者走进龙井堡,只见别致的家居环境设计,让质朴的乡村风貌与自然环境贴合,处处鸟语花香,置身其中,让人心情舒畅。

“腰包有钱了,就应该把居住环境整好一点,提升生活质量嘛,让我们这些‘农二哥’也享受享受城里的待遇。”村民刘永久在自家门前一边喝茶,一边开心地说。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