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实用技术 >> 详细内容
2016年重庆市种植业主推技术(十一)——巴渝特早优质丰产栽培及制作技术
发布时间:2016-11-15 11:44:38    作者: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科、综合信息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6151

一、技术概述

本技术来源于科技部“茶树名优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示范”成果转化项目总结凝练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是利用巴渝特早良种开发制作高附加值名优绿茶、名优早茶的关键措施,已制定《巴渝特早茶园栽培技术规程》、《巴渝特早茶叶加工制作技术规程》。该技术主要针对三峡库区和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山高谷深的垂直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巴渝特早具有的特早、高产、优质和适制性广的优异特性,满足制作直条型、毛峰型、卷曲型、扁型等名茶和优质烘、炒青绿茶等多种茶叶产品生产,成茶香气清鲜、滋味鲜醇,尤其适合开发高附加值的名优早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获200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成为国家级良种,鉴定编号:国品鉴茶2014001。

近年来巴渝特早优质丰产栽培、制作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可显著提高春季优质茶叶原料生产和增加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较过去主推品种福鼎大白茶等提高春茶产量20.5%,全年名优茶率达50%以上,名优茶产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二、技术要点

1.巴渝特早优质丰产茶园栽培

1.1适宜双行单株错窝条栽。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定植茶苗3600~4400株。

1.2适宜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栽培。为保证春茶早、优、多,催芽肥宜早施、多施,可在春梢茶芽鳞片开始展开时即施用,因环境、气候而异,一般在1月下旬~2月上旬。

1.3应特别重视秋末基肥的追施。生产上为保证春茶早采、高产、优质,要早施、多施基肥,一般亩施厩肥2000公斤以上,或饼肥1000公斤以上。

1.4巴渝特早较易感螨,一是加强园内杂草清理和采摘管理,控制虫口基数,减轻危害;二是针对螨的趋嫩性,严格按照名优茶原料标准,及时采摘下树。

2.巴渝特早名优茶制作

2.1鲜叶摊放。名茶原料摊叶厚度5~10厘米,优质茶原料摊叶厚度15~20厘米;雨水叶先通风吹除叶表水分、天气炎热时薄摊。摊放时间6~10小时;雨水叶应适当延长摊放时间;摊放叶应芽叶稍有萎蔫、光泽消失、清香显露。

2.2杀青。高温快杀、多透少闷、杀匀杀透、适当嫩杀;杀青叶出机后要立即薄摊,短时强制散热;杀青叶应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清香显露,含水量58%~62%。

2.3揉捻。制名茶根据产品类型,杀青叶轻揉或不揉,手工揉捻或用微型名茶揉捻机揉捻。制优质茶杀青叶应用45型、55型揉捻机揉捻;加压方式:空-轻-中-重-轻;加压时间:2′- 5~8′-10′-15′-3′;注意控制加压程度和加压时间,避免过度揉捻;杀青叶应成条率达到90%,成条均匀、条索紧结、茶汁溢出适度,碎茶率低于2%。

2.4干燥。名茶应用烘笼或微型烘干机干燥,优质茶应用自动烘干机或炒茶机干燥;应控制火功,注意发挥巴渝特早特有的清鲜香气的品质风格。

三、适宜区域

重庆及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