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播种 刘晓菱摄
丘陵、山地马铃薯机耕+机播+机防+机械杀秧+机收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马铃薯生产农艺与农机的有效融合,相比传统生产技术,可节本增效,提高劳动效率50%以上,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二、技术要点
1. 田块选择。选择地势开阔、平坦、排灌方便、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土质选择肥一致的壤土。
2. 机械耕整土地。选用70马力*久保田拖拉机配套4犁铧翻耕机或1GQ-150型旋耕机耕整土地。
3. 机械播种。使用354D型拖拉机配套2MB-1/2型双行播种机,播种、施肥、起垄、覆膜一次性完成。早熟品种行距100厘米、株距33厘米,每亩种植4000株;中、晚熟品种行距120厘米、株距38厘米,每亩种植3000株。底肥每亩使用马铃薯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80~100千克,垄高20厘米,每亩地膜用量10千克。
4. 机械预警防治病虫害。按照晚疫病预警系统信息,当感病品种病菌第三代首次侵染、耐病品种第五代首次侵染达到4~6分时采用保护剂喷雾,达到7分采用治疗药剂防治。保护剂每亩施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200克,治疗剂每亩施68.75%氟菌.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5毫升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20克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喷雾。药剂交替使用,防治3~5次,每次间隔7~10天,喷雾要均匀且整株覆盖,使用3WZ-25型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施药。
5. 机收。收获选用354D型拖拉机配套1JH-110型杀秧机、4U-83型收获机。当植株70%叶片落黄时择土壤墒情及时杀秧,晾晒2~3天后,机械收获。
三、适宜区域
重庆市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区域。
四、增产增效情况
该技术可实现增产5%~10%,每亩节本增效500元以上。
五、注意事项
选择适宜机械化种植的田块;注意晚疫病的监测和防治。
六、技术咨询专家
编写人员: 黄振霖、欧建龙。
联系人: 黄振霖。
联系电话: 023-6782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