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角盲蝽
发布时间:2021-01-25 15:35:25
作者:主编:陈宗懋 孙晓玲
来源: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
点击:1848
学名 Helopeltis sp.,属半翅目,盲蝽科。
分布 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0~7.5mm,体黄褐至褐色,触角和足细长,翅色暗,半透明。雄虫前胸背板黑色,中胸小盾片后方有一竖立、略向后弯曲的杆状突起。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但无翅,初孵时橘红色,后转橘黄色,五龄时黄褐色。
危害状 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嫩茎、嫩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受害茶树的嫩叶上先出现许多灰褐色小斑,后渐变黑褐色坏死斑纹,常导致嫩梢枯死,影响茶叶产量。
发生规律 在海南1年发生11~12代,无明显越冬现象。高温干旱季节发生少,较荫蔽的茶园和有遮阴的茶园中发生较重。
防治要点 (1)物理防治:在成虫期可用黄板诱杀;茶园内不间作豆类作物,及时铲除杂草;及时分批勤采,必要时适当强采,控制种群密度。(2)生物防治:在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提倡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3)化学防治:及时喷洒15%茚虫威乳油2500~3500倍液、24%溴虫腈悬浮剂1500~1800倍液、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种子处理剂4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
雌成虫(引自萧素女)
卵(引自萧素女)
若虫(引自萧素女)
危害状(引自萧素女)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