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长的藠头
发布时间:2017-05-16 09:18:05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5446
时下,璧山区璧泉街道鹰嘴社区又到了一年一度藠头丰收上市的时节。
近日,在该社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堆放着的刚从田里收上来的藠头。仔细一看,笔者发现,这里的藠头都是“躺着”生长起来的。
“我们的藠头都是‘躺’在地上,种法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味道也不太相同。”种植大户王碧灿告诉笔者,她种藠头已经10多年了,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种植心得,她种的藠头都“躺着”长。
无独有偶,笔者在鹰嘴社区村民石家珍、赖光芬的地里,发现她们地里的藠头也是“躺着”长的。
所谓“躺着”长,其实是在一开始下种的时候,就要平放入土。“通常的做法是挖好坑将藠头垂直种下,我们尝试保持一定程度的倾斜再种下,藠头也随着地势斜起生长,看起来就像‘躺着’长大的。”王碧灿告诉笔者,“躺着”生长的藠头方便收获,藠头长得大,吃起来口感清脆。
王碧灿将大把大把还带着泥巴的藠头洗去泥巴,露出洁白的根块。她切去根须、分堆捆好,只等待商贩上门收货。
“藠头‘躺着’生长还跟品种和土质有关,不是所有藠头都适合“躺着”种,我们这里是沙土坡地,种的藠头色白、茎长、块头大,味道好。”王碧灿说。
如今,鹰嘴社区共种有藠头100余亩,是该社区种植面积最多的经济作物。据了解,该社区藠头亩产能达到2000公斤左右,目前的收购价平均每公斤4元,亩产值8000元左右,每到收获的季节,商贩都会到地里收购,藠农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通讯员 连宏宇 周海瑞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