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外来媳妇深山开店
发布时间:2018-12-14 09:58:20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5109

         “潘大姐店里的鸡肉面和鸡肉米线味道好,这么偏远的地方能吃到这么地道的云南风味太难得了。”寒冷的冬日,在海拔1000多米的桐梓山上,场镇店铺门可罗雀,但是一到饭点,潘大姐面馆就生意爆棚。

  大家口中的潘大姐名叫潘国丽,之前是武隆区桐梓镇香树村的贫困户。

  养鸡创业 摘贫帽

  潘国丽是从云南嫁到武隆的外来媳妇。2010年,她与丈夫一起回到桐梓镇老家,因为家人身体不好,又无产业,她家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

  戴上贫困帽,吃上了扶贫补助,可潘国丽却一点也不开心,她和丈夫商量着在家创业。潘国丽的娘家有养殖山鸡的传统,而桐梓却没有类似的养殖产业,潘国丽发现了商机。

  2015年初,在区交委帮扶干部杨顺刚的帮助下,潘国丽成功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从娘家联系了鸡苗,开启了创业之路。

  经过多轮试养,潘国丽的养殖规模从50只扩大到2000多只。为了解决山鸡销路,潘国丽依靠镇上的电商搞起了网上销售,还摸索着开微店当起了电商老板。

  不到一年时间,她家月均纯收入就达到了2000多元,不仅成功摘掉了“穷帽”,还成了全镇脱贫先进典型。

  线下开店 “拴”丈夫

  2017年,潘国丽决定在桐梓场镇开一家线下体验店。但她的想法,很快招致全家人的反对。

  “就算你开了店,这么偏的地方有多少人吃你的鸡?要遭亏。”在外务工的丈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比丈夫更反对的是她的婆婆:“好不容易脱了贫,不要折腾了,万一欠了账……”

  家人都反对,但潘国丽却丝毫没有动摇,她给婆婆下了保证书:就算亏了也绝不向丈夫要一分钱。

  租门面、购买餐饮器具、喂养山鸡,潘国丽忙得不可开交。2017年12月5日,“潘大姐面馆”终于开张了。

  潘国丽开了店,家里的鸡谁来管?万般无奈之下,丈夫王万合在面馆开业前一天赶回了家。

  “我有信心把这个店开好。”潘国丽用鸡骨精心熬制的汤汁制作云南米线,再盖上一勺麻辣鲜香的鸡丁,开业第一天收入就逾1000元。很快她的鸡肉米线在当地打响了名气。

  自从开店后,潘国丽在当地的名气更响了,每天下午两点前,她的鸡丁和米线就会销售一空,一个月下来,她家面馆收入过万。看到妻子的店做得有声有色,丈夫王万合二话不说,心甘情愿在家养鸡,不再外出务工了。

  打通销路 共致富

  自从开了线下体验店,潘大姐几乎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招牌。她的山鸡不仅吸引了众多“吃货”游客,也成了多家农家乐的抢手货。线上销售持续稳定,线下也打通了销路,她家的山鸡一度供不应求。

  为了让更多村民加入山鸡养殖,她除了帮助周边村民从娘家代购鸡苗,还免费将2000多只鸡苗送给周边贫困群众。

  在她的带动下,周边村民纷纷加入养鸡行业,全村一年出栏山鸡超35000只。农户养,潘国丽销,“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全村的山鸡产业逐渐壮大。

  通讯员 徐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