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石墙镇楼岭村大学生屈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现在成了当地“名人”。今年,他和老婆开的“夫妻电商店”为当地村民解决了李子、土鸡等农副产品销售难题,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石墙好人”。
放弃高薪回农村
土鸡蛋、土鸡蛋、土鹅……走进“夫妻电商店”,货架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屈皓妻子赵净正在打包土鸡蛋,准备发往重庆主城。今年32岁的屈皓于201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他是贵州人,一次偶然认识了楼岭村女孩赵净,两人“一见钟情”成为恋人。
为了能够在一起,两人便一同进了重庆主城一家公司,过着“朝九晚五”的幸福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只持续了3年,一直在老家搞种植的赵净哥哥做得风生水起,急需要人手,便让赵净辞职回乡帮忙打理。
妻子走了,屈皓只好跟随而来。来到楼岭村,屈皓发现村里养殖土鸡的农户不少,加上这里山清水秀,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便谋生养殖土鸡的想法,而赵净也心有灵犀,夫妻决定流转50亩林地,搞起林下养殖。
如今,屈皓已建成两个土鸡养殖场,年出栏土鸡2.5万只。
夫唱妇随搞电商
楼岭村不仅山清水秀,这里的村民很勤劳,除了土鸡,李子、辣椒等也很出名,几乎家家户户种植。从小在楼岭长大的赵净,常常看着村民辛苦养出来的土鸡卖不起价,加之离城远,背到10余公里的集镇卖不出去,只好又辛苦背回来,农产品卖难像一把刀子深深刻在赵净心里,她暗暗下决心改变现状。
“你们愿意开电商店不?顺带也帮村民卖一下土鸡等农产品。当”楼岭村“第一书记”吴茂找到他们时,他们便满口答应。2016年,“夫妻电商店”在脱贫攻坚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便孕育而生。
今年,“夫妻电商店”借助“在村头”平台,不仅销售李子、土鸡、土鸡蛋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还销售清水鱼、老腊肉、私人定制年猪等,累计销售金额达20万元以上,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卖农产品。
电商搭起脱贫路
“你看,logo是各人设计的,这上面的人也是当地村民,看起来很形象生动。”屈皓介绍。今年,该电商店还探索出“基地+合作社+村集体组织+电商+农户”的联营模式,以资产、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采取统一代购、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物流方式,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
除了销售农产品,该电商店还帮村民网上代购工业品,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给农民传递市场价格、农产品需求等信息,引导农民跟随市场走,让种养殖户少走弯路。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为村民搭起一条脱贫路。“以前农户养几只鸡鸭卖不出去,现在养几十只鸡鸭还不够卖,而且还卖个好价格。”楼岭村三社村民李昌怀说,他家今年通过电商店卖出李子4000多斤,实现收入2万多元。
通讯员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