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村里来了个“双博士”让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9-05-14 11:44:26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2542

大城市不待,非要跑到天高地远的酉阳农村去。一个博士,每天都奔走在田间地头,弄得灰头土脸。

问他后悔不?他说:“后悔啥?我每天在村头开心得很!”

他是西南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在职博士、园林和林业高级工程师,也是酉阳车田乡清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方文。

方文在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一直希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态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村改变面貌。

2017年8月,市里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支援深度贫困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听到这个消息,在妻子和家人的支持下,方文第一个报了名,并得到了组织的批准。

2017年9月4日,方文雄心万丈地来到清明村。

因为当地方言的原因,老乡们把他喊成“双博士”。原本无心的调侃,让他意识到,要在农村干出点事,先要忘记自己的学历,跟老乡打成一片。

同老乡们不熟悉,方文就一户一户去走,在唠嗑中拉近彼此距离。不知道老乡在想啥,他就开院坝会倾听他们的诉求。很快,老乡们接受了“双博士”,方文也融入了清明村这个大家庭。

清明村是车田乡最东边的一个村,基本上没有农业产业。如何保证村民有一条持续增收的路子,成了方文苦苦思考的问题。

在他看来,产业是扶贫的根基,没有产业做支撑,老百姓脱贫增收只会是空中楼阁。可没有产业基础的清明村该发展啥?

在与市林业局、林科院的领导和专家多次探讨后,方文与村干部选定了绿色生态的羊肚菌和叶用枸杞。羊肚菌由苗营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试种,叶用枸杞通过引入企业进行示范。

如今,清明村100多亩示范基地的叶用枸杞已采收10多茬,村民既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又可以到基地务工,收入增加了不少。

今年,方文在村里选了几个庄稼种得好、学习能力强、勤快的村民,让他们在科研团队的指导下,将学到的经验“传帮带”给其他村民,带动大家一起发展产业,将产业发展基地的主体从企业变为合作社,让大家能够尝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甜头。

一年半时间,方文的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化为现实。

他说:“我只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老百姓能接受的脱贫增收产业,让他们更早得到更多的增收实效。”

(酉阳县融媒体中心赵舒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