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川区草街街道大庙村一个名叫犀牛山的半山坡上,有一片水果飘香的果园,令人惊奇的是,这片果园的果树是栽种在大大小小的石缝里!
草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干部罗勇告诉笔者,这个果园名叫行知水果种植园,是一位名叫邓仁全的水泥厂下岗职工历经11年打造的。
现年52岁的邓仁全,是合川区草街街道九石村人,原重庆腾辉水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由于喜欢农业,他从2008年开始承包这片占地约200亩的石漠化荒山坡种植果树。
“为建这个果园,我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也投了不少钱,现在终于尝到甜头了。”邓仁全告诉笔者,2008年刚开始承包这片石漠化荒山坡时,这些石缝里长满了葛藤和杂草,当时就有亲朋好友劝他放弃不要干。为了种植果树,他得把石缝里的葛藤和杂草除去,第一年就投入将近1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承包费、果树种苗费和人工费,这些钱除家里省吃俭用积攒的20余万元积蓄外,其余都是向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借的。
邓仁全的女儿邓兴怡介绍,为了将石漠化荒山坡建成果园,父亲邓仁全与母亲梁益英吃住在山上,和村民一起除草,挖掉石缝里的葛藤。“那葛藤非常顽固,一直挖了三年才挖干净,毫不夸张地说,这片生态果园,都是父母用汗水从石缝里浇灌出来的。”
“我是把身家性命都投到这个果园里,无论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这个果园建好。”邓仁全说,他这200余亩果园,种植了50亩梨子、20亩李子、30亩葡萄、100亩柑橘,还有零星的几亩桃子树。果树的成长期较长,直到2015年才进入盛产期,每年可出产大约150吨优质水果,有几十万块钱收入,他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
据罗勇介绍,尽管这里是石漠化荒山坡,而石缝里的土却富含微量元素,同时这个荒山坡日照充足,无污染,果树光合作用好,出产的水果品质也很好,到这片果园来采果的客人大多是回头客。
如今的行知水果种植园,除邓仁全夫妇外,他的女儿、女婿也扎根这里,一起呵护果树、建设果园。邓兴怡说,为进一步展示水果的品质,提升水果的知名度,她将借助互联网平台,宣传父母的勤劳与果园的生态环保,让更多人的到果园来作客。
文/通讯员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