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铜梁康济村 林下乌鸡变“凤凰”
发布时间:2019-08-20 10:07:56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2828

“在药材地里养鸡,不常见吧?”近日,铜梁区蒲吕街道康济村,当地村干部向笔者介绍说,眼前,开阔沟谷地里的中药材林地里,铁丝网分割成一个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里各自散养着100多只白色的鸡,正悠闲地啄食着虫虫草草,

毓青山上空气好,站在半山腰的高处远望,山村青山环抱,森林郁郁葱葱,塘池碧波荡漾,满沟绿油油的佛手树一眼望不到尽头,新铺就的炒油产业公路和田间作业便道穿行其间,农家房前屋后花树簇拥,水质清澈的山坪塘倒映青山,好一幅美丽的绿水青山画卷。

“这片药材地有1000多亩,是村里引进业主开发闲置地建起来的,同时也和村集体联手,按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运作,而药材地里养鸡,则是业主采取大户带小户方式发展起来的特色养殖业。”村干部继续介绍。

这些鸡个头不大,全身的羽毛白色呈丝状,头上有一束标志性的白色冠毛。白天放养,夜晚则回到饲养棚里。

“这种鸡叫丝羽乌骨鸡,从江西太和地区引进,因具有‘五爪、乌皮、乌肉、乌骨、乌脏’而区别于其他乌鸡,是制作乌鸡白凤丸的原料之一。”业主刘永安说,丝羽乌骨鸡成年母鸡重量在3斤左右,年产蛋在100枚左右,肉、蛋不但营养丰富,还有良好的食疗效果,很受消费者欢迎。

据村干部介绍,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增收,业主采取大户带小户的形式带动村民发展。由业主提供鸡苗、技术,并按照每枚鸡蛋2元的价格回收,养殖农户无后顾之忧。目前,全村养殖量达到3000多只,每只仅产蛋一项的年收入就有200多元,每只鸡的产蛋周期为两年,产蛋后的肉鸡每只可卖到100元,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药材林下散养的乌骨鸡由于活动量大,肌肉得到锻炼,肉质良好,加之饲养过程中用中药防疫治病,未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化工药物,投放的是粮食和自然草料,饮的是高山山泉水,保证了肉、蛋的高品质。我们把这种在康济药乡药材林下养殖改良的鸡取名为康济乌骨鸡,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山区特色品牌。”刘永安说,目前,在电商的助力下,产品已销售到川渝和上海等地。

据了解,康济药乡经过几年建设生产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康济乌骨鸡的养殖也将逐步扩大到1万只以上,着力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文/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