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忠县桂花村 2760亩柑橘“吃干榨尽”效益高
发布时间:2019-08-29 09:47:05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2736

      “我们村的柑橘改了新种法后,现在‘吃干榨尽’效益高哦!”忠县新立镇桂花村,党支部书记韩晓蓉指着满山的果园对笔者说,“如今这果园,每亩年综合收入已超过1万元。”

  桂花村共种植柑橘2760亩,过去,由于是一家一户管,技术不到位,又差劳力,效益极差。

  4年前,村里决定对“半死不活”的果园换个种法。与村民商量后,该村引进4家农业公司和业主,把果树流转给公司和业主集中经营。

  韩晓蓉说,如今,换了种法的2760亩柑橘,不仅做到了绿色种植,还延长了产业链,种出来的柑橘,从果肉果皮到果渣,就连掉到地下的小果子,都变成了钱。

  陈东是该村引进的一位业主,他流转了1500亩果园后,专门请来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

  他的果园不施用化肥,全部施用有机肥。果树下生长的杂草不使用除草剂,通过人工除草后,将草掩埋到果树下,腐烂后变成优质有机肥。果子采摘后,在树下种一季青菜头和名叫野豌豆的绿肥草,野豌豆的根部长有根瘤菌,能将土壤中的氮元素保留下来。青菜头收获后,留在地里的菜叶,与野豌豆一起,埋在果树下腐烂后,成为有机肥。

  这1500亩果子,品质提升,产量提高,每亩产量3000斤左右,其中优质果达到2000余斤。

  陈东介绍,果子会进行分级处理:最优质的果作鲜销,市场价在每斤6元左右;次果送到加工厂加工成橘饼,目前该村已经引进一家橘饼加工企业;疏果和掉在地下的小果子,也被利用起来,晒干后成为中药材。

  “绿色种植提升了品质和产量,‘吃干榨尽’提高了效益。”韩晓蓉说,目前,村里这2760亩柑橘,每亩的综合收益都在万元以上,比以前成倍提升。

  过去“半死不活”的果园重新焕发青春,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桂花村村民胡顺游,家有3亩果园,以前自己经营时,亩产量只有几十斤。现在交给业主经营后,自己又在果园中务工,每年的流转金和务工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

  新“种法”让柑橘真正成了桂花村的“金果果”。

  通讯员 赵林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