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市场咨讯 >> 月报 >> 详细内容
重庆市大宗农产品产销形势分析月报(2020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0-02-14 17:10:18    作者:    来源: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与品牌建设处    点击:3541

一、1月份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蔬菜产销形势

1、地产蔬菜量增、价跌

1月全市蔬菜总产量约为180万吨,同比增长约4.00%。其中青菜头产量超33万吨,萝卜产量超30万吨,莲白、大白菜、儿菜、莴笋的产量均超10万吨。由于蔬菜产量增加,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限制了蔬菜运输,蔬菜产地价尽管春节期间陡升,但整月来看出现明显价格下降。监测的30种蔬菜(不包含春节假期)产地均价1.94元/公斤,环比明显下跌19.50%,同比下跌8.49%。

2、蔬菜批发环比量减、价涨

受春节假期人工、物流短缺及影响疫情造成恐慌性抢购影响,批发量减少、价格涨。根据对双福国际农贸城监测,1月批发蔬菜量环比略降3.76%,同比明显下降12.75%。批发加权均价3.76元/公斤,环比明显上涨13.48%,但仍低于去年同期2.93%。

3、蔬菜零售价明显上涨

受节日效应及疫情造成恐慌性抢购影响,蔬菜批发价环比、同比均明显上涨,尤其是春节期间,涨幅较大。

(二)生猪产业产销形势

1、生猪出栏量环比明显增加

从市畜牧总站对200村监测看,1月份生猪出栏环比明显增加7.20%。

2、生猪屠宰量环比骤减、同比平稳

据对主城最大生猪屠宰企业重庆农投肉食品监测,1月份屠宰量环比骤减41.28%(其中外地猪源骤减52.74%),但高于去年同期0.49%、表现平稳。

3、猪价、猪肉价均上涨,养猪持续盈利

1月我市猪价、猪肉价同全国走势相同,均上涨(见图表2)。我市玉米均价2.30元/公斤,略有上涨,猪粮比为16.36:1,养猪持续高位盈利。推动猪价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春节期间适宰肥猪存栏量减少,屠宰量下降,上市猪肉供给量减少;二是节日期间因用工成本、运输物流成本大幅增加,推高了猪肉销售成本;三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酒店餐饮业全面停业,造成节前库存的猪肉等储备无法营销,不能转变为现实供应能力,拉大了市场缺口;四是受疫情恐慌心理影响和运输物流不畅,市民抢购囤积生活必需品,造成新增贮备需求增加。

(三)主要粮油品种价格稳中略跌

1月份,市内粮油供给充足,价格稳中略跌。监测的八个品种零售价环比1涨4跌3平稳,粮油综合均价环比稳中略跌1.52%。具体表现在:一是普通大米、硬米、绿豆零售价格环比平稳;二是标准粉零售、批发价格环比分别稳中略涨1.49%、1.66%;三是散装菜油零售、批发价格环比稳中略跌1.64%、1.88%,散装色拉油零售、批发价格环比小幅下跌2.28%、2.14%;四是玉米受春节节日影响,生猪出栏量增加,需求减少价格出现小幅下跌2.25%;五是鲜食土豆产地、批发、零售价格全面下跌。

(四)大宗水产产销形势

1、水产批发交易大幅萎缩

受节日及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井口水产批发市场每天交易量仅55吨,是正常交易量的1/4,2月3日交易量开始增加至100吨。1月交易总量6172吨,环比下降6.54%。涪陵全区水产批发市场,疫情发生前交易量为16.5吨/天,目前仅3.5吨/天,为之前交易量的1/5。

2、水产产地、批发和零售价跌

1月重庆产地、批发和零售价格环比在3.00%内小幅下跌。(见图表5)。全国、湖北及井口市场批发价格(草鱼、鲫、鲢、鳙四种鱼价算术平均)环比在3.00%内小幅上涨。

二、2月产销形势预测

(一)预计蔬菜上市量增加,供应稳定,价格跌

据监测,我市1月在土的蔬菜面积225万亩,2月份预计可上市蔬菜280万吨,蔬菜供应相对充足,地产品种比重加大。蔬菜流通恢复正常后,产地价格总体持平或下跌。批发零售环节: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餐饮停业、学校推迟开学、企事业单位延迟开工,蔬菜需求拉动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各地“绿色通道”政策落地,蔬菜运输逐渐恢复正常,供应量快速增加供需矛盾逐渐缓解,预计批发、零售价格有一定下降空间。

(二)猪价将持续高位,养猪将持续盈利

2月,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生猪贩运不畅,猪肉价格还将高位运行一段时间,预计节后不会迅速回落,2月生猪及猪肉价格将平稳运行。

(三)粮油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2月份市内粮油需求稳定,供给充足,价格仍将以稳为主。稻米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受肺炎疫情影响家庭消费增多,小包装优质大米需求将明显增加。同时国家下调汽、柴油价格,降低运输成本,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由于生猪养殖恢复缓慢,以及肺炎疫情影响玉米加工厂延迟开工,玉米需求有限。节后随着天气转暖,肺炎疫情降温,玉米上市速度将趋于加快,供给增加,叠加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预期增加,短期内玉米价格将维持偏弱态势运行。受肺炎疫情影响,油脂加工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油厂复工时间延迟、开机率不足,加之终端囤货导致油脂阶段性供应偏紧,短期内食用油价格将稳中略有回升。

(四)大宗淡水鱼价格稳中略涨

重庆存塘商品鱼基本能满足上半年重庆市场需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结束前,市场销量不会明显回升。疫情逐渐缓解后,如果湖北鱼不进入重庆,那么重庆鱼价将缓慢上涨。疫情结束后,重庆水产品生产产能可较快提升,水产品价格将出现量增价升态势。

三、政策与技术建议

(一)蔬菜:增种速生叶菜,提高食用菌、芽苗菜生产能力,丰富上市品种;加快采收在田蔬菜品种,特别是萝卜、青菜头及时上市;积极协调外地蔬菜生产重点地区,调运补充重庆市场;做好越冬蔬菜管护工作,同时开展早春蔬菜生产准备,确保春季蔬菜供应。

(二)生猪: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及监测预警,及时发布调度信息监测信息,做好生产保供部署;养殖户强化饲养管理及防疫工作,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适时出栏;选择非疫区健康仔猪适时补栏;春繁春配,加快恢复生猪产能。

(三)粮油:加强小春作物田间水肥管理,促使小春作物健壮生长;加强小春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降低越冬病虫基数;利用降雨过程,做好雨水蓄保。

(四)水产:疫情防控期间密切关注市场行情信息,适时捕捞上市,减少越冬库存量,降低养殖风险;在捕捞、转池、清池等作业中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继发感染鱼病;加强渔业设施整修、维护和越冬水产管理,调整投饵比例,合理使用增氧设备;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和深度。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