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33亩降到22亩 难道他种百合不行了?
发布时间:2017-05-11 09:40:52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4253

  近日,笔者在武隆和顺镇周家山村看到,百合种植基地里,一排排绿色“矮草”在雨水的洗刷下格外亮丽。

  百合的主人——杨建波正在地里查看百合长势,和笔者打了个招呼后,他聊起了自己与百合的缘分。

  发现商机  百合成香饽饽

  2013年10月,在外务工的杨建波,在湖南发现百合的“新功能”:“以前以为百合就是一种花,不知道它还可以药食两用。”

  发现这个商机后,杨建波便回乡“考察”,发现武隆种植食用百合的很少,于是他决定种百合。说干就干,他立马买了2000斤百合种子。

  “长不白,长不大。”初次种出来的百合并不好。虽然由于武隆市场的空白和百合本身的热度,卖回了本钱,但要想赚钱还得学习。打那儿之后,杨建波开始到处学习种植管护技术。

  “百合对海拔和土质都有要求,海拔在800—900米最适合,土质要求带油沙、吸水性好,含有黄泥土的土壤最佳。”杨建波奔走在甘肃、湖南、湖北等地,终于学到了技术。

  2014年起,杨建波开始扩大规模,从4亩到10亩到20亩再到33亩。

  找对销路  游客是大买家

  怎么种算是弄明白了,那怎么卖呢?

  每年10月,百合开始下种;次年7月开始挖出来卖。从7月到春节前后便是销售百合的旺季,也是杨建波心里喜滋滋的时节。

  “7月到春节基本是挖点卖点,不用考虑保鲜问题;春节之后到次年五六月,我们采用保鲜冷藏技术,这阶段虽然卖价稍高,但卖得少。”杨建波介绍到,新鲜的百合最好卖,成品好,白净,约8—15元/斤,而且百合越放越易折秤。

  一整年都有货卖,那往哪儿卖呢?

  我主要是销往仙女山景区、重庆其他区县和上海。”杨建波说,“当地人觉得百合略带苦味,不太喜欢,但游客却比较欢迎。”

  2016年,33亩百合平均亩产1000斤,抛开成本,10万多元盈利进了杨建波的腰包。

  打造精品  浓缩就是精华

  “今年减少了规模,只有20来亩地。”杨建波指着百合地说。

  去年收益可观,怎么今年还缩小规模呢?

  “想探索提高亩产和品质的技术。”杨建波说,不能一昧求扩大规模,他今年专门缩小规模,把重心放在技术和管护上。

  除草问题最令杨建波头疼,“百合中间杂草多,又不能打农药,一年下来,人工除草成本就不得了。”为解决这一难题,杨建波跑了不少地方,终于在湖南引进了一种百合专用的除草剂。

  “浓缩就是精华,小规模也可以赚大钱。”杨建波说,预计今年平均亩产1500斤,即使每斤只卖5块,盈利也非常不错。而且他正在注册百合商标,发展好后还可顺带周边的乡邻一起种百合。

  为了打造精品百合,除了在管护技术上下功夫,杨建波今年还尝试打“组合拳”,种植了1亩地的甜百合。

  文/通讯员 付琳眉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