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一个“卖药材的”怎么变成“种药材的”?
发布时间:2017-05-19 09:30:44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4703

 黔江区五里乡胡家村,位于大山之巅,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地坡度大,土壤含水量低,属于典型的沙化土壤。

    这样的条件,对不少农作物来说,是一种劣势,但是,对于种植中药材,却是一个天赐良地。

    药材经纪人重燃创业梦

    4月底的时候,重庆主城已是暖意融融甚至偶有热浪,但是,在黔江区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上,还是寒意悠悠。

    “这里的温差大,适合种植中药材。”45岁的杨胜超对记者说。

    杨胜超是胡家村中药材种植带头人。

    几年前,他还只是个药材经纪人,专门收购药材,通过分级、晾晒、分装、打包,然后卖给药厂。这行干了十几年,他赚了一些钱,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当他回到家乡时,他发现,村里一些缺少劳力、缺乏技术的农户,日子还过得很寒酸,有的还没有脱贫。为何不用家乡的土地来种植药材,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好呢?

    与此同时,乡里、村里也希望他能发挥“能人效应”,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于是,他说服家人,放下了城里的生意,回到家乡,从头开始创业。

    回乡带头种下千亩药材

    杨胜超对记者说,胡家坝种植药材的历史已经有300多年了,清朝年间,不少村民世世代代就以种植药材和收购药材为生,这里是渝东南知名的“药材之乡”。

    上世纪有一段时间,药材种植规模慢慢变小变散,加上后来药材价格大幅下滑,村民的种植积极性普遍受挫,种植面积也逐年萎缩。

    针对这一现状,杨胜超回乡创业的第一步,就以股份制方式组建了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起白术、百合、天麻等药材基地,流转土地近千亩,集中种植药材。

    将靠药材摆脱贫困

    在杨胜超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第一年,周边农户种植了1000多亩药材,第二年扩大到2000多亩,第三年达到了4000多亩。

    一个成功的示范效应胜过空洞的说教。大家一看,有的原来一穷二白的贫困户,通过种药材,新修了住房,买了摩托,谁不羡慕呢?于是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而今,周边900多户村民种上了中药材,100多个贫困村民也在药材基地打工,实现了稳定就业,近3年来,药材的亩产和亩效益均实现20%以上增长。

    今年,周边村民种植白术4000多亩,按照2016年全国最大药材市场安徽亳州的价格,白术5.5元/斤、亩产1300斤计算,到收获时就有2860万元的收入。加上其他中药材品种,这样算来,山里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记者在采访时,42岁的村民杨胜发正跑来找杨胜超,央他去自己地里看看白术下一步该怎么管护。

    看来,高山白术不但能够治身体上的病,还能够治经济上的“穷病”。

    记者 蔡正奋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