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花果圣地”日迎万名游客
——对铜梁石鱼镇十里荒山变金山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3-13 09:55:53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3811

3月8日,阳光灿烂。

    铜梁区石鱼镇兴发村,满山的李子园里,飘着纷飞的“雪花”。

    掩映在“雪花”中的林家坡花果山农庄里,主人林光华带着几位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

    “今天中午接待的客人,是前两天就预订好了的”,他说,“自从这李花开了后,我这才开张的农家乐,就天天客满。”

    书记化妆上台欢迎游客

    “欢迎你们到‘巴岳仙境·花果圣地’来约会!”在林家坡半山上的小广场上,石鱼镇党委书记张光明,对游客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3月8日上午,石鱼“花果山桃李纷纷赏花季”拉开帷幕。简短的开幕式后,张光明脸上化着妆,带着镇政府的干部,上台为游客表演了歌舞《十里桃花》。

    小小的舞台上,由石鱼镇的文艺爱好者排演的《大王叫我来巡山》《竞技龙表演》,以及专为这花果山创作的歌曲《相约花果山》等文艺节目,给在花丛中的游客增添了乐趣。

    在十里花果山上,还有一群特殊的游客——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一边赏花,一边瞅准美好的瞬间按下快门。这群特殊的游客,正在进行一场“花果山摄影大赛”。

    据石鱼镇统计,就在3月8日这一天,到“巴岳仙境·花果圣地”来的游客,就超过了1万人。

    立体小气候打造花果山

    几年前,石鱼镇的这片花果山,还是一片闲置的荒山。

    “经过几年的发展,荒山变成了十里‘花果圣地’。”张光明说。

    石鱼镇位于巴岳山麓下的兴发、太康等6个村,有巴岳山的立体小气候,适宜种植李子、桃、梨等夏季水果,以及沃柑等错季柑橘等。

    几年前,镇里利用立体小气候,从兴发村开始,发动和组织村民栽种优质李、桃等水果,把十里荒山变成花果山。

    如今,在巴岳山麓,石鱼镇的兴发等6个村,已经成片种植起优质李子、桃、梨等夏季水果6000余亩,沃柑等错季柑橘3500余亩,还建起了面积500余亩、目前重庆最大的火龙果基地。

    在打造“花果圣地”的过程中,石鱼镇还同步完善花果产业的体制和机制。张光明介绍,在十里花果山中,目前已建起水果专业合作社25家,水果协会2个,家庭农场12个,水果专业大户达到10余户。

    种植方面,全面推行绿色栽培,当地的李子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级认证,并注册了商标。

    产业融合实现立体增收

    林光华原来在外打工,今年初,他看到满山都种上了优质李,预感到春天花开时,定会有赏花的游客来——这可是一大商机。于是,他辞掉了外面的工作,回到山上,将原先闲置的房屋整治出来,开办农家乐。

    目前,在李子园里,已开办起3家农家乐。鲜花盛开时,农家乐的生意,天天都爆满。

    “在组织十里‘花果圣地’的建设时,我们就坚持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张光明说,在水果园内,同步建设观光步道、旅游厕所等设施,还配套建起了亭、阁、廊、台和生态停车场等,使十里“花果圣地”,变成了一个大景区。

    建景区的过程中,镇里还对花果山内的环境和农家院落,进行了综合整治,同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融合出了新的增长点,“花果圣地”内的农民,有了种果和乡村旅游的两份收入,拓展了增收渠道。

    王景福是太康村的一位农妇。3月8日上午,她背着一背篓头天到山上扯的野香葱、侧耳根、灯笼草等,到李子园内摆了一个小摊。不一会,满篓的山货,就被游客买光。她对重庆日报记者说:“荒山变成花果山后,山上的野菜都值钱了。”

    重庆日报记者在“花果圣地”里见到,至少有上百位当地的村民,在盛开的李花、桃花、梨花丛中,摆摊卖自己种植、养殖或从山下采摘来的农特产品。

    石鱼镇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就在3月8日当天,“花果圣地”景区里的农家乐、村民卖土特产品,就收入了300多万元。

    一、三产业的融合,把十里荒山“融”出了一座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文   罗成友

    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