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百公里外徒弟一声求救 老黄老覃远赴蜂场救急
发布时间:2018-06-22 09:37:39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4085

     前不久,由于气温升高,蜜源减少,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浞水镇鹿池村,李永华养的蜜蜂出现“缺蜜断子”现象,他赶紧打电话邀请远在重庆彭水黄家镇香楠村的师傅——老黄老覃夫妇,请他们赶来救急。

  李永华本是贵州大山里的一名低保户,因左手截肢生活贫困。“老黄”黄显忠曾是彭水一名基层农技员,“老覃”覃成香是丈夫培养出来的业余养蜂爱好者。这原本毫无关系又远隔百里的两户人家,却通过2014年的一次特殊机遇,结下师徒关系。

  5年间,老黄老覃夫妇对李永华这个徒弟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的养蜂技术倾囊相授。如今,李永华不但依靠养蜂主动退出低保,还带领当地村民靠养蜂迈上脱贫道路。

  “像李永华这样的徒弟,我们这些年陆续收了50多个。”近日,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老黄老覃夫妇开心地说,“看着徒弟们养蜂赚了钱,我们高兴得很呢!”

  科学养蜂,蜂蜜产量翻一番

  老黄老覃夫妇所在的香楠村位于摩围山南麓,这里有着绝佳的养蜂条件:720至1596米的海拔落差,蓬勃生长的植物种群,大山深处的野生蜜源……

  当地虽有不少村民家养了几桶蜂,但养殖方法较为原始,蜂群处于放养状态,蜂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这么好的养蜂条件,为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

  8年前,老黄老覃认为,干农业就是要讲科学,两夫妇开始精心钻研养蜂技术。

  老黄四处向外地养蜂场技术员请教取经,一有空就泡在全国养蜂QQ群交流养蜂心得。老覃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养蜂培训班,还买了不少养蜂书籍,将书上的一个个知识点烂熟于心。

  慢慢地,他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始对养蜂技术进行革新。

  比如,他们发现,传统的“土法圆桶”养蜂不便于日常检查,取蜜会毁坏巢脾,蜜蜂不得不重新造脾,进而影响蜜蜂繁殖速度。2010年,他们把箱体改为更加科学的方桶养蜂,也称“活框养殖”,便于日常检查,取蜜时不会损伤巢脾和蜜蜂幼子,加快了蜜蜂繁殖速度。

  技术革新后的养蜂效果果然不错。2010年,老黄新增蜜蜂93桶,售出蜜蜂56桶,年产蜂蜜210斤,较上年高出一倍,收入近4万元。

  收徒众多,毫无保留教技术

  老黄老覃养蜂赚了4万元的消息一传出,村民们纷纷跑上门来拜师学艺,老黄老覃笑呵呵地收下了这些徒弟。

  他俩还对外喊话:只要村里的贫困户想学养蜂,他们将毫无保留,将技术倾囊相授;还承诺:只要从他们手里买的蜜蜂,保证当年收回成本。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技术自信,更来自于帮助大家增收的初心。每次出售蜜蜂时,他俩都会挨箱检查,确保每箱都有一位优质蜂王,并且保证每位蜂王都是二次产子后,才会放心出手。

  “你先不用付钱,等卖了蜂蜜再说。”贫困户陈玉福想学养蜂,可是没有本钱购买蜜蜂,老覃得知后,主动给他2桶蜜蜂,并长期提供技术指导。

  接着,龙塘乡白金村贫困户庹真虎、罗远洋来了;黄家镇金池村贫困户庹文明来了;香楠村贫困户陈启贵、王小红也来了……

  就连贵州的李永华也通过亲戚介绍,找上门来拜师,高高兴兴地买了20桶蜜蜂回家。

  对于李永华这位外省的徒弟,老黄老覃格外关照。

  30年前,李永华因意外失去了左手,被评为四级伤残,越来越干不动重活,生活渐渐陷入困境,成为低保户。

  2014年,老黄老覃收李永华为徒,并长期提供技术指导。

  第二年,李永华带着苦心培育的70桶蜂进了大尖山林场采蜜,却因为缺乏养蜂经验,只带了3桶蜂回家……

  “你先不急,我们马上过来帮你看看。”老黄老覃两位“老师”多次前往近100公里外的蜂场,帮他找出失败原因和应对之策。

  2016年,李永华蜜蜂养殖规模恢复到50桶,采蜜700多斤,销售蜜蜂30桶,收入超过12万元。当年底,李永华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8年间,老黄老覃带了50多个徒弟,先后向困难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超过1000次。

  培育蜂群,打造蜂蜜新品牌

  “今年我们已经收了200斤蜂蜜,来尝尝上等的百花蜜!”在蜂场里,老覃热情招呼着重庆日报记者,“今年预计可收500多斤,能卖七八万元呢!”

  屋内的一张方木桌前,老黄正戴着老花眼镜,忙着培育蜂王:“近日,部分贫困户蜂箱里的蜂王不见了,蜂群随时可能出逃,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重庆日报记者看到,老黄在电磁炉上烧开碗里的蜂蜡,用自制的育王棒在蜂蜡和冷水中来回各点击三下,一个像子弹头一样的蜡碗就制成了——这就是蜂王“登基”的“王台”。随后,老黄将蜡碗逐个固定在育王框里,又从蜂箱里挑选出适合育王的蜜蜂幼虫,送入蜡碗制成的“王台”。

  “再过9天,蜂王就发育成熟,我们会连同‘王台’一起送给不会育王的贫困户,并指导他们分蜂。”老黄说。

  8年来,为了带动更多困难群众养蜂,他们降低了自己的养殖规模,掌握了“人工培育蜂王”技术,将更多精力放在培育大家的蜂群上。

  61岁的庹汉辉家住黄家镇新家村,20年前因意外失去了右脚,每个月依靠655元低保金、二级伤残补助、养老金糊口。庹汉辉也在山里养蜂,但规模一直无法扩大。2014年,老黄帮助庹汉辉成功培育了蜂王,养殖规模从5桶增至15桶。

  随着养蜂的困难群众越来越多,如何帮助大家销售蜂蜜,又提到了老黄老覃的日程上?

  几个月前,他俩委托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开了一家“摩围蜜语”的微店,贫困户的蜂蜜只要经过他俩现场品质验证,就让女儿免费为大家在微店上代销。

  下一步,老黄老覃还决定打造一个蜂蜜品牌,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文/图 记者 汤艳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