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田间地头收获丰 线上线下交易忙
发布时间:2018-09-28 10:37:11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5200

近日,秋雨初歇,南川区金佛山上的方竹笋迎来了采收的旺季,凉风习习的竹林间到处是笋农忙碌的身影。一踩、一提、一削、一剥,鲜嫩的方竹笋一根接一根地从地里到了背篼里。

  方竹笋素有“世界一绝、中国独有、笋中之王”的美誉,综合价值位居竹笋之冠。目前,南川现有方竹面积21.4万亩,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至2200米的金佛山上,该区已实现年产方竹笋1.7万吨,竹笋销售收入超过两亿元,带动近5万农民脱贫增收。

  种植大户:今年增收十万元

  54岁的广具生是金佛山的一名护林员,同时也是头渡镇方竹村的竹笋种植大户。今年秋雨多,老广为了抢抓进度,从异台村请来胡先华帮工,每天支付130元的工钱。“还有大半个月,竹笋采收就会结束,粗略估算今年能增收10多万元。”老广说。

  老广回忆,过去交通闭塞,村民只好将鲜笋晒干进行初加工处理,再走四五十里的山路背到场镇卖。现在基础设施改善后,经销商开车上山到基地收鲜笋,“不但节约了成本,人也轻松不少”。

  采笋农户:有点辛苦但回报高

  在方竹村一社,村民任其方端着盆子,正围着房屋四周晾晒笋子。见到记者,老任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路,出来招呼说:“跟往年一样,到了八九月份我们都会提前买票回来采收笋子。”

  老任笑着说,他和妻子常年在沿海工厂务工,但每年方竹笋成熟时,就会请假回来忙上一阵子。虽然采收时翻山越岭、爬坡上坎很辛苦,但回报丰厚,“忙一个月挣万多元,有啥不好。”

  与他们不同,头脑灵光的村民贺族刚直接办起加工厂,目前已开发方竹笋、麻竹笋等五大产品,打造“喻南”“轩瑞”“金佛山”等3个商标,借助电商平台,方竹笋更是卖到了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家。

  实现线上订购线下交易

  “方竹笋真是个活宝贝,我们不但要守好这片‘摇钱树’,更要利用好、发挥好它的价值。”南川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方竹笋的产业价值和生态效益,把竹笋种植与村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出“短、平、快”山地生态特色经济“产业带”。

  为了做大方竹笋产业,叫响“金佛山”方竹笋品牌,该区先后建起42个笋竹专业合作社,通过低效林改造和种植加工技术创新,实现方竹笋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市场化发展。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方竹笋线上网络订购,线下展示交易。记者 赵伟平

  铜梁 莲藕出田 四季赚钱

  近日,在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阳礼台的莲藕基地,藕农们三五成群,弓着腰,挽着裤腿衣袖,从淤泥里挖出一根根肥大的莲藕。另一头,采收的鲜藕忙着清洗分箱,装车发往市场。

  农民高四最开心。靠着过硬的挖藕技术和憨厚的性格,他现在成了附近10多家莲藕基地竞相邀请的“红人”。他带着妻子和儿媳一起挖藕,一个月下来能收入两万多元。去年,老高在县城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新房,还被村里评为致富能手。

  “这在过去可不敢想象。”老高说,六赢村虽然离城区近,但过去交通闭塞,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2000多人的村子只留下700多老人、小孩。直到2000年,村民阳礼台返乡种莲藕,村子才逐渐恢复生机。

  “抛出成本,1000亩藕田能赚400多万元。”阳礼台说,现在,合作社每天向商超发送莲藕10多吨,最差也有8吨。从每年4月份开始采收,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挖藕工资最高的一天能有1000元,最少的也在200元。“只要肯干,一年四季都有钱赚。”

  村党支部书记吴开英告诉记者,在阳礼台的带动下,村里的莲藕产业越做越大,新发展起10多家莲藕基地。他们抱团发展,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方式,如今,他们种植的莲藕已占据全市莲藕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村民人均收入也增长到每年2.1万元。记者 赵伟平

  秀山 苗绣展销 期盼丰年

  21日起,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就在花灯广场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农特商品展。在农特商品展销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农特产品及工艺,如茶叶、腊肉、糖人、龙凤花烛、苗绣、竹编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展销现场,农户张新强买下了刚刚完成制作的苗绣工艺品。“这个苗绣很漂亮,绣的是五谷和鸡鸭,象征五谷丰登。”他说,拿回家后他就挂在墙上,期盼来年再获丰收。

  此外,展会还设有农业成果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茶空间体验区等,让群众更加了解秀山农业发展现状。   

      记者 王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