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致富经验 >> 详细内容
渝北木耳镇 点燃一个“引擎” 催生“三个利好”
发布时间:2020-10-15 09:30:09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914

“我凭着这个小本本,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日前,村民王远良领到了300多元的土地入股金,扬了扬手里的股权证,高兴得合不拢嘴。

变化源自“双十万工程”

王远良是渝北区木耳镇良桥村村民。2018年,良桥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将户籍在本村的村民全部吸纳为股东并颁发了股权证,从此村民们每年都可领到一笔土地入股金。

“收入并非仅此一笔,我们还可以参与到村里的苗木管护、栽种工作中,每人每月有1000余元的收入。”王远良告诉笔者,这两年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都回来了。

“良桥村的变化,得益于渝北区实施的农村‘双十万工程’。”良桥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2019年,渝北区决定实施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农村“双十万工程”。计划到2022年,实现粮经结构比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达55%,成为全市发展现代丘陵山区特色高效农业的靓丽名片。

“三个利好”让村民得实惠

良桥村首先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馒头山”“巴掌田”,整理成了集中连片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随后,集约1500亩土地发展雷竹产业,用近200亩土地发展凤凰李产业。

“双十万工程”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引擎”,如今的良桥村,李子树成片,雷竹林郁郁葱葱。

“农村‘双十万工程’建设,带来了至少‘三个利好’!”木耳镇党委书记杨旭高兴地说,一是农村产业发展起来了,二是村民增加了土地入股金和务工收益,三是可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在木耳镇,各村都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特色产业。比如,金刚村累计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约2450亩,发展起柑橘、苗圃、有机肥、食用菌等6个产业;白云山村成功培育了“白云西瓜”“白云香桃”“段二娃梨”等农产品品牌。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以土地入股当起了股东,年终可享有股金分红,还可以参与到产业经营中增加务工收入。”杨旭说。

“各村都有了产业,我们就开启‘1+11’模式带动全镇集体经济发展。”杨旭介绍,“1”是成立重庆展鸿木耳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即木耳集体经济“总公司”;“11”是成立1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该“总公司”由1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出资成立。

“总公司”成立后,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下设综合财务部、工程项目部和产业发展部。“总公司”负责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实施全域性、政策性和资源性项目,整体推进全镇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统筹盘活农村各方有力资源,解决集体经济各自发展无实力、资源禀赋不平衡等问题。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以金刚村为例,2019年,“总公司”指导金刚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主要通过承接政府小型工程项目、自主打造农业产业园、引进城市资本入股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截至当年底,村集体经济实现盈利130多万元,集体资产规模达800万余元,其中还有50万元分红给村民。

今年,金刚村又培育发展起柑橘、苗圃、有机肥、食用菌等产业,形成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大田种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总公司”的统筹推动下,木耳镇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全面消除了“空壳村”,而且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增收50万元的村1个,30万元的村4个,10万元的村6个。

通讯员  陈勇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