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实用技术 >> 详细内容
柿广翅蜡蝉
发布时间:2021-01-27 17:15:56    作者:主编:陈宗懋 孙晓玲    来源: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    点击:1280

学名  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半翅目、广翅蜡蝉科。

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台湾、重庆、广东、广西、贵州、江西、上海等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呈黑褐色;腹部基部黄褐至深褐色,其余各节深褐色,头胸及前翅表面多被绿色蜡粉。前翅前缘外缘深褐色,后翅暗黑褐色,半透明,脉纹黑色,脉纹边缘有灰白色蜡粉,前足胫节外侧有刺2个。若虫一龄期体色呈淡黄绿色,胸部背板上有1条淡色中纵脊,腹末有4个无色透明的泌腺孔,蜡丝丛上翘,可将腹部覆盖;三龄期体色淡绿,泌腺孔淡紫色,中后胸背板中纵脊两侧各有1个黑点,蜡丝丛可将全身覆盖;五龄期体色淡黄色,前、中胸背板中纵脊两侧各有1个黑点,后胸背板上因翅芽覆盖仅可见2个黑点(四龄期为4个黑点),蜡丝丛淡黄色间有紫色斑。卵呈长肾形,顶端有微小乳状突起,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成白色至浅蓝色,临近孵化时为灰褐色。

危害状  若虫孵化多于晚上至凌晨2时,刚孵化若虫体色呈白色,尾部光滑。若虫畏光,孵化后爬行至较隐蔽的叶片背部进行危害,孵化经数小时后,腹末即分泌出雪花状的蜡丝丛覆于体背,体色渐渐变成淡绿至绿色。若虫善爬行,甚为活跃,爬行时除腹末4根蜡丝平直向后伸,其余8根蜡丝均直立或斜立于腹末呈扇形。受惊动过大时则迅速跳跃逃逸。雨天和夜晚多栖息于茶树内部枝条上或叶背。大龄若虫多单头隐栖于叶背危害,嫩梢和叶面仅有少数,且多见于傍晚或阴天。成虫产卵聚集,初孵若虫亦具群集性,一至二龄若虫喜群集,通常3~5头集中在同一叶片上取食,三龄后则向茶丛中迁移分散取食,食量也显著增大。

发生规律  柿广翅蜡蝉一般1年发生2代,以卵产于茶树枝条内越冬,在豫南茶区越冬卵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达到孵化盛期,成虫始于5月下旬,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期30多天;第一代卵始于6月下旬,7月中下旬达到产卵高峰;若虫始见于7月下旬,高峰期在8月份,盛发期在9月份;成虫于9月下旬开始产越冬卵,10月份达到产卵盛期,11月上旬仍有少量成虫活动。

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结合茶园修剪,清除带卵茶梢,并带出茶园烧毁;因该虫喜好阴暗环境,因此,宜及时清除茶园杂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2)生物防治:利用有利于天敌繁衍的耕作栽培措施,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选择性农药,并合理减少施用化学农药,保护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柿广翅蜡蝉种群。(3)物理防治:柿广翅蜡蝉成虫趋色性强,可用黄色色板诱杀。在若虫盛发期可将装洗衣粉水的盆接在茶树下,用力摇晃茶树,集中消灭。(4)化学防治:可选用10%溴虫腈悬浮剂2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由于虫体被有蜡粉,在药液中混用含油量0.3%~0.4%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可提高防治效果。防治适期应选择在柿广翅蜡蝉一至三龄若虫期,在孵化高峰期防治效果最佳。

 

有翅蚜(引自小泊重阳)

有翅蚜(引自小泊重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