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实用技术 >> 详细内容
茶长绵蚧
发布时间:2021-01-27 17:24:01    作者:主编:陈宗懋 孙晓玲    来源: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    点击:1706

学名  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ood,属半翅目,蜡蚧科。

别名  绿绵蜡蚧、茶绵蚧、蜡丝蚧、茶絮蚧。

分布  分布普遍,西自云贵川,东至沿海,南自海南、两广,北至秦岭、淮河以南,山东也有发生,西藏、台湾不详。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浅灰黄绿色,有足3对,较发达,刚老熟时,腹扁平,背面隆起,脊上盖有厚蜡丝,体侧密布白色短绒毛,阴孔棕杠色外露。产卵前虫体增大,长椭圆形,身披白色绒毛,腹末有长椭圆形白色腊质卵囊,上有明显纵线。雄成虫体黄色,胸部背板色略深,头小,眼及口器黑色,触角丝状,9节。有1对前翅,白色半透明,翅脉2条。有3对足,腹末有1对相当于体长的白蜡尾丝,腹末有一长刺状交尾器。雄成虫背面附有完整介壳,上有细长扭曲的白色蜡丝,似长绒状白毛簇。卵椭圆形,玉白色或淡橘红色。卵聚集于雌虫的卵囊内。初孵若虫椭圆而扁平,淡黄色,触角及3对足均发达,腹末有两根长蜡丝。披蜡明显后,能肉眼辨别雌雄。雄若虫背面长有介壳并密布有竖立的长绒状白蜡丝。雌若虫触角退化,介壳不完整,仅脊背中间有白色短蜡丝簇。蛹体(雌虫无蛹)椭圆形,黄色。触角、翅芽和足开始显露,腹末有刺状交配器。

危害状  以若虫和雌成虫吸取枝、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并加快茶煤病发生,致使树势衰退,甚至叶落枝枯。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且以茎基部虫口较多。翌年4月中旬前后,大都爬到上部枝叶上活动取食,并形成泌蜡。卵囊产卵后。可借风、人畜携带传播。茶长绵蚧喜潮湿环境,茶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条栽密植,管理粗放,茶丛郁闭,杂草丛生,通风透光不良,则有利于该虫的发育与繁殖,也利于煤烟病的发生蔓延。

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适时修剪或台刈。对于茶长绵蚧蔓延危害的茶园,宜早春进行抽剪,剪除越冬危害虫枝。对发生严重、未老先衰茶园,春茶采摘结束后宜进行一次修剪或台刈,中耕除草,并将剪下的枝条和杂草一并清出园外空地堆放,待有益天敌(如寄生蜂等)羽化后,进行烧毁。秋茶采摘结束后,结合茶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清除茶园杂草、枯枝落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茶树生长健壮,增强茶树抗性,减轻危害。并于11月份前喷施1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天敌繁衍的栽培技术措施,选择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农药品种,并尽量减少喷药次数,保护利用天敌对茶长绵蚧的自然调控作用。(3)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末期至分泌蜡质前期及时喷药防治。化学农药种类参见其他蚧类。

 

雌成虫与卵袋

雌成虫与卵袋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