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今天是:

      12316“三农”呼叫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2316专题网 >> 实用技术 >> 详细内容
现代生态茶园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21-04-19 16:42:30    作者:体系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2594

一、技术概述

为丰富我市茶园生态种类,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集成生态调控技术、有机肥替代、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手段,研究提出了生态茶园生产技术,对提高茶叶绿色发展水平,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技术要点

1. 园地选择。园地应尽量避开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平地或缓坡地,坡度在25°以下,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2000px。

2. 园地规划。做好“园、林、水、路”的合理规划,设置景观带、绿化带、生态缓冲系统等,完善茶园道路、水利设施。一般茶园用地70%~80%,道路、水利设施用地4%~5%,经果林等景观用地5%~10%,绿化及生态缓冲系统用地5%~10%。

3. 园地开垦。平地及15°以内的缓坡地茶园,沿等高线横向开垦。生荒地需要初垦和复垦,初垦深度要求在50 cm左右翻埋杂草,复垦30 cm左右平整地面。坡度15°~25°坡地,建立等高梯级茶园,全面深耕50 cm左右,地面平整后种植茶树。

4. 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无性系良种,

5. 茶树种植。秋季种植在每年的9~11月。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满足田间机械作业要求。双行种植大行距1.5 m~1.8m、小行距825px、丛距825px,每丛2株,每亩栽植5000株~6000株。

6. 土壤培肥。重施有机肥,增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利用养殖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堆沤腐熟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农用沼液,以及整形修剪的废弃枝条,就地粉碎还田,利用茶树株行间空闲土地种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低矮牧草,或选用无病虫害的稻草、秸秆、杂草等材料,完全覆盖土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抑制恶性杂草。

7. 修剪管理。运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技术措施,保证投产茶园树冠高度60 cm~80 cm,覆盖度不低于80%。防护林、行道树和遮阴树的修剪。树木应采取适当的修剪整枝,使其保持适宜的遮阴面积和通风透光条件。

8. 病虫害防控。综合运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9. 生态保护

(1)建立茶园水系生态缓冲系统。综合利用截洪沟、沉沙凼、缓冲堰、人工湿地、山坪塘等建立茶园水系生态缓冲区,在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堰、塘放流鱼苗,不投料养鱼消纳、富集水中氮磷,净化水质、涵养水源。

(2)提高茶园系统生物多样性。综合利用陡坡、分隔路网等种植防护林和植物篱植物。可在茶园地形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设置防护林,利用路网和缓冲区种植天葵、万寿菊、蓖麻及十字花科和伞形花科等天敌栖息植物,诱集天敌栖息、生存和繁殖,维护生物多样性。

(3)配置共生遮阴植物。针对茶树喜欢散射光的特点,在茶园中按照每亩10株~15株左右的密度,套种种植桂花、李子、梨子、银杏等不影响茶树生长的共生遮阴植物。

三、适宜区域

重庆及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

四、增产增效情况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少化肥农药用量30%以上,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确保茶园土壤pH值在4.5~6,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亩均节本增效800-1200元。

五、注意事项

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用化学除草剂除草。2. 因地制宜搞好景观带、绿化带、生态缓冲带等规划,注意天敌和有益生物保护。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