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奉节县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打“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推动种植成片、大户成堆、加工增值、品牌增信、节会赋能、电商促销,培育出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全市影响力、奉节辨识度的“土特产”,被誉为“中国橙都”“中国中药材之乡”。“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182.8亿元,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一棵树”致富30万人。
一、培育“多项产业”夯基础。
一是特色水果。立足“三带”立体气候,精准布局“四季”水果种植,累计发展脐橙37.5万亩、脆李6.3万亩、黄桃1.2万亩、其他小水果10余万亩,铸就百亿水果产业。二是道地中药材。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累计种植党参、牛膝、大黄等中药材30种17.6万亩。川牛膝产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70%,成为该类药材“定价权”产地。三是品质茶叶。传承种茶、制茶、卖茶悠久历史,擦亮“奉节·香山贡茶”金字招牌,带动发展白茶2亩、老鹰茶310亩,培育出“奉节白茶”“奉节老鹰茶”行业新秀。四是生态畜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适度规模养殖,累计发展生猪70万头、肉牛2.4万头、山羊22.3万头、家禽355.1万只。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禾丰牧业合作,携手打造1000万只肉兔全产业链。
二、强化“多维支撑”提品质。
一是培优新农人。实施“夔州英才集聚”工程,打造乡村振兴“头雁”矩阵,累计培育技能人才3万余人、高素质农民9000余人、致富带头人1000余人。二是育强新主体。累计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890余家,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306家、社会化服务组织80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4家,入选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县。三是迭代新品种。实施“品种培优”工程,先后引进安吉白茶、锦绣黄桃、酒泉脆李等新品种14个,开展品种改良试验72项,研发出“72-1脐橙”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4个。四是推广新技术。常态化开展“农技随访”,建成专家团包片、技术员包村、经纪人包销“三包”网格体系,有效解决一大批生产、保鲜、加工、运输、营销等方面难题。
三、打造“多重品牌”树口碑。
一是创资源招牌。大力推动各类示范创建,创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4.3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二是壮区域品牌。倡导“区县联动”“产业联盟”,累计认证“奉节脐橙”“巫山脆李”区域公用品牌2个,认证“奉节牛膝”“奉节党参”等地理标志商标9个。三是育企业名牌。实施“奉上好品”培育计划,打造出乡坛子、九品茶叶、向阳月饼、舒氏杂糖、心秋黄桃、竹园盬子鸡等企业品牌315个。四是夺行业奖牌。倡导认证“三品一标”,鼓励企业“打榜夺金”,累计认证绿色食品197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入选名特优新36个、巴味渝珍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重庆好礼2个,荣获各类“土特产”奖项37项。
四、强化“多轮驱动”添动力。
一是金融助力。探索实施“特色产业贷”“保险+期货”等创新项目,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量,推动金融产品助农增效,有效保障各类经营主体源头活水。二是节会赋能。连续6年登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连续4年举办国际橙博会,连续3年举办茶叶论坛,奉节“土特产”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科技增效。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先后引进阿里、京东、百度、罗普特等科技型企业20余家,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院所长期合作,累计建成科研平台5个、实训基地12个、智慧农业基地8个,创成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四是电商促销。打造数字产业园,成立电商服务中心,累计培育村淘、村播、微商等3400余家,农产品网络年均零售额超6亿元,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
五、拓展“多条联结”促增收。
一是帮扶+。有效发挥187个结对帮扶单位、159支驻村工作队、135个结对帮扶企业帮扶力量,连续多年举办“万吨脐橙进山东”“万吨脐橙进成都”活动。二是就业+。大力推进“强产业、扩就业、促就业”行动,围绕“三带六特”产业布局,累计建设就业车间115个,带动5000余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规模全市第一。三是研学+。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资源,成功打造8条研学精品线路。四是旅游+。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依托历史名城、生态江城优势,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年均带动乡村旅游1168万人次、增收53亿元,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云阳县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开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通道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路段沿线“脏”的问题基本解决、“乱”的现象得到扭转、“差”的状况明显改观、“美”的形象逐步展现,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明确范围,精准发力。
将以道路交通为主的通道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高铁、高速、国省县乡为主的交通主干线,第二阶段是交通主干线上的视线可及范围,第三阶段是县域内村道和机耕道。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推进,做到“点、线、面”三位一体、同步提升。目前,全县已完成整治路段591公里,其中:国道123公里、省道222公里、县道88公里、乡道113公里、村道45公里。
二、锚定目标,持续用力。
明确“微整形、化淡妆、做自己”理念,坚持“经久耐用少成本”原则,当期明确“干净、整洁、有序”“有人管、成常态”的基本要求,以“五清理一活动”、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为抓手,不断强化通道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做到过程严管、标本兼治、久久为功。最终实现远期“山清、水秀、画美”“建机制、管长远”升级要求。
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一是群众主体,增强动力。通过广播、院坝会等多形式多角度宣传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发动沿线群众2600余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新增绿植500余亩、庭院小花园1250个,自主整修房屋620处。建立“谁受益、谁出力”的管护机制,确保后期管护有力有效,不断巩固整治成果。二是政府主导,强化保障。各乡镇(街道)定点联系县领导亲自督阵、靠前指挥,精准指导、统筹协调联系乡镇(街道)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位推动落地落实。乡镇(街道)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领导点对点抓、工作专班专门抓”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任务细化分解到个人,把进度推进落实到每天,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地打表推进。三是部门主动,联合发力。行业主管部门对照行业整治内容和乡镇(街道)需求,提前研究、主动介入、加强指导,交通部门修缮维护破损路面和护栏,林业部门指导道路沿线绿化,城管部门规范布置垃圾收运设施和停车位,规资、公安等部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做到联动配合、齐抓共管。各帮扶部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绿植栽培、路灯安装、路牌标识设置、观景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全力助推乡镇(街道)开展通道环境综合整治。
四、村美民富,凸显张力。
一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实施通道环境综合整治,通道沿线、群众房前屋后垃圾和违章建筑等及时有效清理,商铺招牌、户外广告、标语、管线等进一步规范。通过打造景观文化小节点,通道美化文化水平大幅提升。整治范围由通道沿线逐步延伸到人口聚集村,扩展到集中院落,覆盖到零散农户,有序纵深推进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建成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3个、美丽庭院4500个。二是文明新风深入人心。通过将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制活动有机结合,用“小积分”兑出广大群众的荣誉感和幸福感,通道沿线群众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公共道路垃圾清理和保洁工作,以通道环境综合整治为“小切口”带动县域乡村振兴“大治理”,今年清水土家族乡建兴村以“共管共享”机制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产业富民凝聚民心。围绕“一村一幅画、一镇一特色、一域一风光”,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环线12条,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
开州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以“四个托底”为主线,守底线、固成果、促振兴,2022年度市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分别居全市第1和第3,连续多年考核获得“两好一优”。
一、在精准监测中托底。
一是“数字化”监测。编制防返贫风险等级分布图,重点观测“收入、健康、教育”指标,定期分析漏评风险,“一镇一赋色”“一月一更新”,40个乡镇街道实现返贫零风险。二是“账本化”监测。建立医保、民政等重点行业防返贫风险台账,实时预警推送,“一事一议”开展医疗资助、危房改造补助、兜底救助帮扶,12个行业领域风险得到前瞻性干预。三是“网格化”监测。建立“村网格+组微网格”,每月入户遍访,对失业、生病对象“一户一走访”“一户一画像”“一户一研判”,上半年新识别监测户163户565人。
二、在壮大产业中托底。
一是托管式生产。对缺劳力、缺技术、不会管的1.2万户脱贫群众,由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代耕代种代收代储,全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130万亩、产值超100亿元。二是市场化改革。用好各类闲置资产,以土地实物量化折股、现金资产直接入股,“一户一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复耕2.3万亩撂荒地种粮食,盘活8000亩林下地种大豆,整治1600口山坪塘养水产,3000余脱贫户入股分红570万元、户均增收1900元。三是多渠道包销。推出“协议直供”“商会订单”“电商赶场”模式,寿光蔬菜“东产西移”在川渝首家落地见效、直销东部,北上广等商会组织优先接单、长期合作,上半年消费帮扶销售农产品1.3万吨、金额2.1亿元。
三、在夯实就业中托底。
一是“五清法”寻路。开展就业状态、意愿、技能、需求、帮扶措施“五清摸底”,摸实情、推信息、送政策,打开就业门道,41万农户信息准确率、措施匹配率98%。二是“嫁接式”输出。创新“两个开州”外联内接模式,嫁接外地资源和开州劳动力,区外联办与北京、上海、广东、甘肃等地在外商会、劳务办牵线搭桥,组织化输送、平台化承接,上半年脱贫群众实现外出就业2.8万人。三是“金名片”赋能。推进劳务公司品牌化,打造开州金厨、金开丽姐、开州建工等标志性“金字招牌”,专业培训、技能认证、定向推荐,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连续3年增幅2%以上。
四、在强村富民中托底。
一是细分式。将全区423个行政村,按“示范村、稳定村、城郊村、看不准的村”等细分,分类规划、投入、建设、管理。按市、区、村三级细化划分、分类管理,市级重点帮扶镇满月、衔接示范镇大进、先行示范镇竹溪亮点纷呈,40个区级示范镇村起势见效,市级以上示范村庄增至143个、占行政村的1/3。二是抱团式。推进万达开共建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跨区域抱团、柑橘等7个行业建协会抱团,推动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三是连片式。立足优势资源,成片种植10万亩木香,连片发展“南门红糖”万亩甘蔗,规模效应日渐凸显。四是企业式。成立镇投村投公司22家,大进镇建成全市单体最大万亩生态茶园、17个村集体分红680万元。五是链条式。打造“一粒种子”到“一杯果汁”特色水果链,“一头猪”到“一根肠”生态养殖链,“田间地头”到“临床制剂”道地药材链,“产在寿光、种在开州”绿色蔬菜链,“粮头食尾”优质粮油链,60%以上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方位”凝聚合力。
一是强统筹。成立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每月调度1次,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会议。二是建机制。制定《巫山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工作方案》《巫山县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具体措施》,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吹哨人”制度。三是明责任。落实“五级书记遍访”机制,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包户”制度,对脱贫户持续开展帮扶。四是严考核。出台《平时考核工作方案》,对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考核;县委巡察办对乡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巡察;县乡村振兴局对乡镇实行“一周一暗访,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坚决落实约谈、督办、问责制度,强化结果运用。
二、坚持问题导向,“多维度”动态监测。
一是县级监管筛查。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每月向乡镇反馈预警信息,乡镇、村及时核实研判,根据研判结果做到应纳尽纳。二是乡镇逐户研判。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组,每月听取各村风险研判情况,逐户围绕“该不该纳入、风险准不准、帮扶管不管用、消除稳不稳”重点开展复核审查。三是村级走访排查。组建村级防返贫监测排查工作组,每月定期走访排查,综合研判返贫风险,跟踪帮扶措施落实,确保风险及时化解。四是组级吹哨监测。由村民小组长为网格长,牵头确定网格“吹哨人”,负责常态化监测和走访排查网格内农户风险点,定期上报排查情况和风险问题。五是数字信息监测。引导农户通过书面形式、全国防止返贫监测APP、渝防贫APP等自主申请,各级根据申请情况,结合督查暗访、考核评估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研判,快速受理处置。
三、坚持精准导向,“宽领域”帮扶施策。
一是落实结对帮扶。建立“双帮扶”机制,对风险未消除对象,在落实1名乡镇或驻村干部为帮扶联系人的基础上,再落实1名处级领导结对开展帮扶。二是强化产业帮扶。加强“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后续管护,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带动实现“多赢”。2022年发放小额信贷5958.96万元,“巫山脆李”产值17亿元。三是强化就业帮扶。对因疫在家的闲置劳动力,通过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用工等方式解决就业。2022年开发公益性岗位4780人次,脱贫人口务工人数达47502人。四是落实政策帮扶。创新出台高额医疗费用依申请救助政策,救助36人次53.35万元。落实参保资助8.32万人1086万元。实施危房改造97户,为脱贫户、监测户及符合条件的农村“五无”人员打捆购买综合防贫保险。五是强化社会帮扶。充分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市文化旅游委帮扶集团等帮扶力量,举办东西劳务协作培训班12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69人次,转移山东劳动就业252人。
四、坚持结果导向,“联动式”风险管控。
一是村级研判上报。各村每月对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回访、定期研判,据实更新监测帮扶台账,对拟风险消除对象开展入户核实,经村民主评议后每月定期上报乡镇。二是乡镇复核审查。乡镇专项工作组对村级上报对象再次组织开展入户核实评估,对风险不予消除的反馈村级进行继续帮扶,对可以消除风险的及时上报县级审定。三是县级审定备案。县乡村振兴局对乡镇上报风险拟消除对象,推送至行业部门进行比对,并开展实地抽查评估,汇总情况提交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审定后,及时下发批复并向市级备案。